当前位置:HI-CHESS / 文章资讯 / 新闻资讯列表页全部 / 正文 / 返回

国际象棋中的选择大于努力!

发表日期:2025-08-10   分类:新闻资讯   人气:100

最近与几个棋童家长聊天,关于孩子的国际象棋成长计划。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。每个家长的目的也都不一样。但既然娃选择了国际象棋,那么所有的家庭都应该好好问问这几个问题?


1、为什么给孩子选择国际象棋这个赛道爱好,凑巧,或者是自身对这项运动有了解,或者仅仅是因为身边的娃或者学校的娃在学?


2、家长期望棋童能在这个赛道达到的目标?下下,锻炼锻炼心智?棋协大师?这个问题要反复问哈,就是为什么目标是棋协大师?完成后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?择校?将来孩子一个可能的就业?一生的爱好?或者没有理由,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,因为大家都是这个目标?谋生手段?将这个单列出来,是因为不要将下面一个职业选择混淆,其实这也是一个职业选择,难道国际象棋教练,或者中小俱乐部教练他们就不是以国际象棋谋生了么?

做职业棋手?这就涉及到职业棋手的理解和定义了,什么样的棋手才是职业棋手,是lM,还是GM,还是更高水准?职业棋手的谋生手段是否想明白了?


3、家庭有什么资源支持孩子完成这些目标?资金实力?资源实力?国际象棋某种程度上,还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,像杭州智校那种模式,其实本质上依然如此,智校那些优质学生,都基本请有私教。单纯靠学校,显然不现实,一个IM要培养出一个GM难度不能说一般大。你可以说IM在某一个阶段范围内,培养过孩子一段时间,但一个一直在IM那学的学生,要出一个GM,不是没可能,只是概率较小。国际象棋要走向巅峰,大概率还是要有领路人的。

4、孩子对国际象棋的喜好程度与意志品质?骨子里的喜爱,那种就像玩游戏一样,会上瘾的,有没有,肯定有,只是相对较少而已!孩子是否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:包括抗挫折能力,以及不畏强敌的心理素质。也或者是那种大赛型选手,越强孩子越兴奋,这种孩子自然容易出成绩。而抗挫折能力包括两点,第一是惨败后的自我修复能力,其次是比赛中的调节能力。


5、家庭是否做好为完成目标的心理准备了。达不到心理预期怎么办?超出心理预期又怎么办?如何及时矫正棋童的实际行为与预期差之间的状况。教育无小事,最怕乱折腾,一是浪费孩子的时间,其次是埋没孩子真正的天赋。同时也是消耗一个家庭的资源,这个资源不仅包括资金的分配,还有父母精力的分配,而这些对一个家庭来说,都是有限的,而不是无限的。因此家庭都要做出与家庭条件匹配的决策,才可能取到预期的成果。同时也因为有了理性的预期和预判,出现了预期差情况,才能够清醒和冷静的面对。确保事情按照预期期望值达到最好。


注:文章转自中鸿棋院公众号

HI-CHESS